在中国2019世界集邮展览上,《中国集邮史(1878—2018)》获得三大奖项。作为主编,我感到奖项背后有我们团队筑砌集邮史程的一个思考:如何加深历史厚度和加大历史分量。
首先,在漫长史程中,中国集邮的特色在形成、发展、彰显,这个特色是我们深入思考的核心课题。140年历史有三大节点:清代直至1911年,民国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1949年,还有占史程近半的新中国近70年的集邮新路。历经三个历史时期,中国集邮特色逐渐显现。
伴随清代邮票发行而萌生的集邮行为,几乎全部湮没在在华西方邮人集藏中,鲜有中国自立的集邮身影,但这又是对于西方集藏文化的开放性借鉴。此后,才有了1911年前后中国集邮的肇始。以历史视野看1911年之后的中国集邮,那就是“国人集国邮”。以马任全、姜治方为代表的一代集邮人以深厚的爱国情怀,以《国邮图鉴》等研究成就,彰显出中国集邮的最初特色。
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集邮虽经波折,但承接了早期邮人的传统,将集邮纳入文化轨道,强化了集邮本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新时期、新世纪、新起点、新时代重大阶段,中国集邮开始形成中国特色。在这部139万字的著述中,几近一半篇幅记述了中国当代集邮进程,从中我们梳理和概括了七个集邮领域的价值取向:组织,要突出作用;活动,要突出提升;交流,要突出影响;邮展,要突出成绩;学术,要突出成果;宣传,要突出效果;经营,要突出助力。
筑砌140年集邮历史,对中国集邮特色的认知是:早期是开放性的汲取与借鉴,中期是国邮情怀的传布与夯基,近40年则逐步形成中国集邮以组织起来、传承文化、普及提高为特色的集邮态势。对于中国集邮特色的叙说,使得该书有了厚度与分量。
其次,与事实发生、发展关联的背景会真实地本质性地构成完整史实。背景的铺陈,让史书走向深入和增加分量。
时代与社会是大背景。140度春秋,时代与社会给集邮以影响,特别在变革和转折点上影响更大。如辛亥革命前后,国人集邮肇始,那是“西风东渐”获成之初。而改革开放之后集邮蓬勃发展,以至显现大国集邮的喜人态势,又是新时代赋予集邮的自信与力量。因此,时代与社会的大背景,成为集邮史实的巨大帷幕。
与集邮息息相关的邮政是“中背景”。集邮要有邮政发行的邮资票品,还包括邮政戳记签条以及不同时期的邮路等。邮政元素既是背景,也是一个集藏实体。因此,编纂邮史需要学习和研究邮政相关资料,从中透看推动集邮前行的邮政背景。邮政使集邮愈具专业性,集邮使邮政更有亲缘性。
“小背景”是集邮本身。如国际集邮状态是中国集邮发展的借鉴,国际集邮背景促进了中国集邮发展。史实的叙述若只囿于事实本身会很单一,集邮背景会使叙述开阔深化。因此,撰写集邮现象或史实,往往要探究其开阔的集邮背景。
再次,远看历史才能清晰。这部集邮史截点在2018年,编纂到了离我们最近的昨天。新近信息经得起历史考验吗?这需要考量信息的价值。
载史之事,必有价值。入史不在于时间久长,而在于价值的有无与程度。如此,我们放下“隔代修史”的“羁绊”,以价值取向,将离我们最近的集邮那些事儿记录下来、留存下去。比如,2017年中国集邮家博物馆建立以及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建立,搭建了集邮历史上可见的平台。尽管时段近,却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价值。
这部集邮史对于早期时段作的有价值撰述,是那些在时间冲刷下留在今日的史实,其本身就有价值。对于海量信息中愈近的事实,我们于认知中辨析,在选择中表述。其“砝码”就是价值认定,这就是历史厚度所带来的分量。
最后,书写历史总要有观点。此书秉承有史有论原则,对于“远史”,要有相对科学认知,或结论或判断或思考;对于“近史”,要有相对一致的认同,要在记录中作价值判断,使之成为史实。该书对于140年史实力求客观真实表述,并以历史观和文化观表达我们的认识。史中事实有的可结论,有的只可作出契合事实的判断,有些则只能记叙不作论说。如此,可思可辩可论的史观表达,添加了史实价值,使历史更有分量。
期待《中国集邮史(1878—2018)》在中国集邮进程中留下以古鉴今的现实作用。这个历史足迹,应可为日后更多史迹的完美表达尽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