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递强国

——中国邮政加快改革发展年度回眸(上篇)
本报记者 李伟2020-12-31来源:中国邮政报

  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必有壮阔的舞台。 

  即将过去的2020年,“邮政寄递”成为很多战“疫”民众的难忘记忆。从汽车运输到专机运送,从火汽联运到快船海运、中欧班列,一条条流动的绿色供给线,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托住民生底盘,助力“六稳”“六保”。 

  前所未有的硬核表现背后,是“国之长子”的勇毅担当,更是改革图强带来的脱胎换骨、当仁不让。 

  物流链,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物流畅,循环快,经济活、国家兴。新发展格局下,构建现代高效流通体系,更是畅通经济循环、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关键。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当全面深化改革进入啃硬骨头、涉险滩的关键期,面对寄递业务发展质效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痛点,中国邮政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自我革命的决心推进改革,让企业在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为单一业务实地调研的省份和次数前所未有,开会强调的次数和力度前所未有,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前所未有。”改革倾注心力,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爱力言之谆谆、意之殷殷。 

  主业要主、主业要强。作为行业“国家队”,邮政寄递业务改革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厚积成势,再到强化赋能、协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破能力之羁,纾发展之困,赢奋进之局。 

  目前,中邮云仓服务规模与影响力名列前茅;32架航空全货机覆盖全国,自主航空网连接国内外30余个节点城市;13个海外仓寄递业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欧班列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新邮差”;寄递业务时限提升取得质的飞跃,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在《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19年度快递品牌排行榜上,EMS排名第一。 

  聚焦“老短板” 改革精准发力 

  企业改革,无一不是解决“动力”和“活力”这两个关键问题,目的就是增强竞争力。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2020年,一场对《庖丁解牛》的大讨论,让“万物皆有法”这一哲学原理,再次引发中国邮政人的深入思考。 

  流程优化、要素整合、网络重构……中国邮政寄递业务在补短板、建优势上下功夫、见实效。“按规律办事”,正是邮政人始终坚守的信条。 

  把握本质,夯基垒台。 

  以“三个视角”为标杆,明确寄递业务的本质就是时限更快、价格更优、丢损更少、稳定可控,解决“怎么想”的问题。 

  用“三大规律”作准绳,探寻寄递业务发展规律,即作业标准化、激励定额化、分拣自动化、网络智能化,以规模效率效益实现良性发展,解决“怎么干”的问题。  

  把握本质规律、坚持问题导向,寄递业务发展的方法论深入人心—— 

  以“三个视角”“三大规律”为依据,对邮路一条一条地捋、环节一环一环地掰、要素一个一个地剖、效率一项一项地算、效益一点一滴地抠,以环节操作(作业)标准化、环节成本效率效益定额化、分拣系统自动化(尽可能无人化)、全环节系统智能化,以系统工程的要求,求创新、促改革、持续提升自我,建立时限、成本、市场、服务、科技“五大优势”。 

  定调特快专递、电商包裹、国际业务、合同物流“四大业务”,建立与“五大优势”相对应的“五大体系”,实现体制机制、网络组织、科技赋能、运营管理模式、发展方式“五大突破”,中国邮政人的思想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深化、升华,推动改革不断迈向深入。 

  对标看齐,攻坚破局。 

  面对效益、效率和服务品质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中国邮政坚持立标、对标、达标,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精准发力。 

  时限管控落地有声—— 

  时限,快递物流业务的生命线。中国邮政将“以时限提升带动业务规模、以规模效率效益实现良性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 

  按照一个企业、一个组织、一套体系的架构,深入推进收寄、分拣、运输、投递、航陆对接、信息系统、服务质量、指调中心八大资源整合,优化组网模式,保障传递速度和时限。 

  参照行业通行做法,集包作业全面推行,做到“应集必集”。目前,省际邮件集包率达到52%,集中收寄、集包一体化混合收寄的实施,更是让收寄效率提高近3倍。 

  “千条线路大提速”活动中,各地邮政对邮路一条一条捋、一条一条优化,从作业频次到环节卡点再到发运路由,逐环节查找问题并分类解决。 

  “下了一堆单,最先送来的是EMS!”今年“双11”,用户畅享分钟级收货体验,对“邮政速度”赞不绝口。目前,邮政特快专递与快递包裹整体时限均超2019年最佳水平。其中,特快专递时限与竞品基本持平,快递包裹时限与竞品差距由8小时缩至4小时,六大重点区域快包时限连续5个月赶超竞品。 

  成本管控高效实施—— 

  直面“增量不增收,规模不经济”困局,中国邮政持续优化寄递业务财务对标体系、寄递事业部ERP预算管理体系;围绕激励机制完善、工艺流程优化、作业组织改进,推进企业降本增效方案实施。 

  各地邮政聚焦件均成本、人均效率,围绕收寄、处理、运输、投递、管理支撑“五大成本”中的23项管控指标,与行业最佳实践进行端到端、全流程、各环节、全要素对比,深入推动降本增效。 

  湖北武汉邮区中心局聚焦分拣作业细节,依靠小改革、小创新,年节约各项成本近600万元。河北邮政通过二干集采,让外包运输环节成本总体下降47%。广东深圳邮政通过“三关合一”同场监管模式,推动场地、人员、资源复用。广西来宾邮政通过分拣前置、设立快递超市与电子围栏、集包直投,让投递效益更高。河南许昌邮政聚焦寄递五大环节,创新实施十五项举措,预计全年可降低成本超过1000万元…… 

  截至今年11月底,邮政寄递业务所有环节成本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其中,件均成本收寄环节降幅9%,处理环节降幅9%,陆运运输环节下降11%,投递环节下降16%。 

  服务管控不断加强—— 

  全面推广智能跟单系统,对邮件逐环节运行质量进行过程管控并实施事中质量补救,邮件异常发生率由2019年的13.7%降至今年的11.8%,成为消除客户投诉的主要手段。 

  开展服务满意度对标和“信实不符”百日专项整治活动,服务质量持续改善。有责申诉率降至百万分之1.4,创历史最好水平。 

  建立投诉热点实时调度生产体系流程,全面优化理赔标准、流程和服务项目,强化客户投诉和理赔全流程过程管控,全年问题邮件一次及时解决率达到90.3%。 

  敢为人先,革故鼎新。 

  业兴于网。寄递业务全程全网,环环相扣。瞄准重点领域,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关键环节,方可落一子而满盘活。 

  以寄递网“五大改革”为代表的深层次、“大手笔”改革全面实施。这是一次打破行政区划、对寄递网络的重构,更是一次中国邮政对竞争优势的重塑—— 

  “两集中”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为解决寄递网治理能力不强、治理体系不完善、集中管控力度不足问题提供方案。 

  中心局改革以机构设置去行政化、管理架构扁平化、资源配置市场化、岗位定员标准化、运营管控实体化为原则,实现从成本中心向利润中心的转型。 

  陆运网改革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寄递网实现智能规划、扁平组网、就近入网、柔性敏捷。 

  运输方式改革通过推进单边改双边、委办改自办、小车改大车、经转改串行,强化出口源头直发直运,让寄递运输效益大幅增长。 

  揽投网改革强化揽投网优化建设,使具备揽投功能的网点数量大幅增加,布局更加合理,揽投服务半径进一步缩小,揽投能力明显提升。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邮件处理流程再造、工艺设计优化完善、运营管理模式变革、生产技术迭代升级,面向未来、符合市场发展规律、全新的中国邮政寄递竞争优势正加速成形。 

  打造“新动能” 实力全面提升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23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创新,这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的关键因素,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观大势、谋全局、闯新路。 

  “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决不是靠人海战术,一定要体现在对高科技的应用上,体现在企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集约化水平上。”刘爱力道出了行业“国家队”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对动力变革的深刻认知。 

  推进科技赋能,强化业技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国邮政不断加快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型步伐。 

  强基固本,寄递网能力不断升级。中国邮政坚持能力建设提前布局、超前储备、建管并重。 

  陆运网处理能力持续提升。邮件处理从全散件向集包模式转变,应用自动理货、自动摆轮、自动供件、直连配发等新工艺新装备,基本实现了全环节作业自动化、智能化,人均分拣效能提高了53%。 

  航空网处理能力同步飞跃。加强南京、郑州国际枢纽和27个国际邮件互换局建设,新增通关处理能力241万袋件/天,实现了场所集约化、分拣自动化、查验信息化。 

  国际业务实力显著增强。今年以来,中国邮政对13个国际邮件互换局配置自动化分拣设备,全网国际自动化日处理能力达到400万件。邮航全年共开通5条国际航线,中国邮政国际(地区)航线增至9条,彰显“全球购”时代跨境电商寄递主渠道优势。疫情期间,一列列“中国邮政号”中欧班列凭借时效快、全天候、分段运输等自身特有的运输优势,成为跨境运输的“主力军”。 

  内部作业方式全面革新。深入推进“混合收寄+前置集包+总包经转”的作业模式;采用分拣机多端供件、自动供件、矩阵垛口自动分配,有效提升全网处理能力与效率。 

  今年,中国邮政提前三年实现全网日均处理能力1亿件目标。 

  引领当下,IT赋能持续加速。 

  “科技赋能,让数据要素的价值充分发挥!”“数字化之刃”的“锋芒”,让江苏常州邮政人振奋。作为集团公司时限数据库试点,常州市邮政分公司采取时限管控“八步法”,探索建立了全网适用、执行有力、手段先进、客户导向的时限管控新模式,为全网时限管控奠定了基础。 

  5月29日,时限四库(标准时限数据库、现实时限数据库、行业时限数据库、优势时限数据库)在邮政全网推广上线使用,有效解决时限不快、时限不稳的问题。 

  加快科技赋能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IT核心支撑能力,信息技术在众多邮政寄递作业场景得到应用—— 

  收寄环节,依托11183派揽电子地图,订单及时揽收成功率达95.2%;一体机混合收寄使得收寄、粗分一步完成,揽收处理更加智能化;作为行业内首家采用芯片面单的快递企业,邮政自主研发的“第三代RFID面单”优化技术,实现快速自动扫描、批量自动复核、错件极速定位,极大缩短收寄和分拣时间。 

  处理环节,从皮带机分拣到分拣机全自动高效分拣,从PDA手工扫描到OBR六面扫描,从全散件处理到“散件+集包”处理,从大件、总包人工分拣到应用摆轮技术提高效率,生产作业方式深刻变革。AGV搬运机器人、RPA流程自动化机器人成为企业旺季生产的有力保证。智能场院“货物遗撒、货物堆积、非法闯入”AI识别率高于90%。 

  运输环节,利用大数据构建可视化分析平台,初步实现了智能网络调度八大场景,在网络规划、路由计划、生产调度、智能排班等层面提供智能化业务决策支持。 

  投递环节,智能投递辅助功能合理规划投递路线,有效解决了旺季生产中上岗新人、替班人员信息化处理不便、投递路线不熟等问题。 

  “现在工作很轻松”“管理效率更高”“为人性化的邮政服务点赞”,感同身受的变化,科技造就。新一代寄递业务信息平台上线,建成五大体系及重点项目看板,四大数据库建设成效明显,睿邮系统全国实施推广,物流量收管理系统(MMS)成功上线,11183智能化速赢项目运营实施……改革推动寄递业务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赋予中国邮政寄递业务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能。 

  布局未来,智慧邮政稳步推进。 

  中大型水陆两栖无人机满载邮件,成功实现海上运邮;第六届互联网大会上,自动驾驶邮车备受瞩目;在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省(市)交通不便的山区,小型多旋翼无人机取代人工投递;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自动驾驶邮路取得了城市运营许可…… 

  近年来,科技感爆棚的中国邮政,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一个传统企业的认知。 

  这并不是一场场博人眼球的高科技预演。科技赋能,智慧邮政已来。 

  在今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邮政智能快递柜、“汉马”无人车、无人机等一批无人配送装备各显神通,实现无接触服务,成为保障高效物流的战疫奇兵。 

  与此同时,“少人化”处理中心试点建设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北京邮区中心局分拣机配备工程中应用的大小件单件分离、自动供件、异形件检测剔除等核心技术、核心设备、核心系统,由邮政自主研发,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设计日处理能力由60万袋件提升至约200万袋件。 

  一项项技术的创新,一场场动力的变革,在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技术加持下,中国邮政寄递业务“智能+”转型全面推进,向智能化、无人化、少人化大步迈进。 

  直面“大市场” 释放竞争活力 

  “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要‘借东风’,激发内生动力,在竞争中增强实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指明方向。 

  随着国企改革将竞争性业务全面推向市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成为邮政寄递业务改革发展的题中之意。聚焦政务市场、农村市场、高校教育、物流市场、国际市场、国内电商、重点商圈、商企行业等重点市场,中国邮政全力构建寄递市场优势。 

  以机制创新搞活经营末端。 

  “两端搞活、网络集中”,中国邮政以划小基层单元,加强损益核算,采取承包、加盟、计件等多种方式,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和动力,推动机制创新,实现揽投部从生产作业型向销售服务型转变。 

  “交足企业的,留足发展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在浙江,“准加盟”经营部自主定价、自主经营,企业强化引导、支撑,有效压降经营成本、提升了开发效率。 

  “我们发展业务的心气儿是社会快递公司比不了的。” 南京白龙江营投部员工忙得热火朝天。通过构建网格化团队、收投流程优化创新、推广“口袋书”等方式,全面对标主要竞争对手,抢占商圈楼宇市场,邮政寄递业务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显著提升。 

  云南邮政的“创客计划”、山东邮政的“合伙人制”、湖南邮政的“众创众享工程”……如今,在合约化管理的大框架下,内部承包制全面推进,销售化转型工作也在不断扩大试点范围。 

  从最直接的触角入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化解邮政市场化的业务领域和行政化的经营方式之间的矛盾,为寄递业务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以协同合作强化源头获客。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推动发展方式向建立生态体系突破。转变的背后,彰显“协同”这一中国邮政最重要战略、最核心优势的价值。 

  安徽邮银在全国首创“电商邮包贷”项目。依据企业经营情况及资金流、物流状况给予快包长期客户授信额度,实现邮储银行利息收入超千万元,客户快递费用超亿元。构建协同组织五级体系,制定收益分配制度,共享集团客户数据,顶层设计的完善,让寄递业务拥有企业的资源聚合优势,实现了与金融、电商等业务的协同发展。 

  专业协同深入人心,战略协同有效落地—— 

  在江西等地抗洪抢险一线,邮政即时寄递为官兵“送新衣”。山东邮政积极打造运输、配送、仓储等一体化物流服务,实现“物流业+制造业”联动发展……围绕六大重点协同项目,邮政寄递业务与乡村振兴、制造强国、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全面对接。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邮政深化合作,尝试海空、海铁等多式联运模式,充分发挥海运口岸、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经济实惠、安全可靠、时效稳定”的跨境电商物流新通道,确保国际物流大动脉畅通、高效,助力国家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国际快件物流运输体系。 

  从携手格力电器,到与上汽集团积极推进国内国际物流合作,再到中标华为华北、西北、东北区域融合仓和长沙I-HUB仓项目,近年来,中国邮政全面加大战略客户开发力度,通过强化板块协同、分级开发,相继与华为、腾讯等29个战略客户实现合作。 

  瞄准线上经济,深化平台合作;抓住热点产业,抢占集群市场;提供增值服务,坚持合作共赢……2020年,阿里项目日均寄递量同比增长18.5%;拼多多项目日均寄递量同比增长53%。抖音、快手直播平台日均寄递量增至60余万单。 

  以民生服务抢占重点市场。 

  从助力疫情防控,到常态化市场开拓,综观邮政寄递发展,“为民”主旨格外鲜明。 

  便民——助力“放管服”改革,加快融入一网通办平台,30个省份已完成省级平台对接。推广交管12123平台,通过“网上申请+网办中心审核+邮政EMS寄递”模式,让车主足不出户办理交管业务。全国开办了邮政集约送达——跨区域法院专递产品,为各级法院提供“目的地集中打印邮寄送达”服务,初步建成“中心+系统+服务”的邮政集约送达服务体系。 

  惠民——以极速鲜等自有平台为抓手,构建“平台+仓储+商家入驻+源头获客”寄递业务生态链,深挖“生鲜寄递+销售”业务;开展同城果蔬配送项目,积极试点极速鲜社区团购、探索直播带货新模式,助力农产品双向流通;中小学教材寄递、医药寄递等民生服务项目广泛开展。 

  利民——推广营销码下单,周末寄件促销活动约“惠”假日,深受民众欢迎。大力发展增值业务,返单服务满足寄件人个性化需求。与菜鸟裹裹合作,在2.2万个邮政网点开展“到站寄件”业务,合作寄件点数量行业第一。截至11月底,全国30个省份(除海南外)已开办密码投递服务,累计收寄邮件881万件。 

  创新添活力,协同赋动力,为民增引力,截至今年11月,邮政寄递业务发展成效喜人——特快专递业务量收均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快包业务量收增幅均高于通达系;物流业务连续7个月收入增幅超20%。 

  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最鲜明的特征之一。 

  从中央提出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与竞争性业务分业经营,到《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强调国有企业要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再到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这一切,让邮政将寄递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念愈加坚定。 

  因为,这是关键一招,更是必由之路。 

  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增加效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用更高质量的发展来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用更坚定更深入的改革来破解—— 这,就是今日邮政发出的时代强音。 

  当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绘就,你看,行业“国家队”正向着“寄递强国”的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