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传邮万里,国脉所系”的重托,坚持“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中国邮政作为高考录取通知书唯一寄递服务者,从“车马慢”的从前到交通发达的现在,始终把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服务工作作为头等大事。
穿梭城区、深入大山、远赴海岛、越过草原……中国邮政以覆盖全国、深入乡村的服务网络,为千万学子的“梦想通行证”保驾护航,连续多年确保高考录取通知书零误投、零丢失。其中,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马班邮路”,就见证了中国邮政服务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用心用力用情。
“马班邮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这里地质结构复杂、沟壑纵横。过去,很多乡镇不通路、不通电,大部分人口散居在深山里。来往路上的乡邮员们,牵着驮满邮件的马,顺着羊肠小道行进,这条邮路因此得名。
曾感动中国的邮递员王顺友坚守在“马班邮路”上32年,用一生写就一条路。他在世时格外重视高考录取通知书投递工作,多次叮嘱儿子王银海要保证通知书及时准确妥投。王银海也不负父亲所托,每年暑期都抽出时间和投递员重走“马班邮路”送高考录取通知书。
走进新时代,曾经“一步跨千年”的凉山旧貌换新颜,“马班邮路”也有了新变化。恰逢中央主流媒体宣传“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王顺友20周年,采访组与王银海一道再次走上了“马班邮路”。
这是一条怎样的邮路?
一个人,一匹马,从1984年接过邮包的那天起,邮递员王顺友把一生奉献给了这条“马班邮路”。冬天一身雪,夏天一身泥,沿着大山中被踩出的一趟脚窝窝艰难前行;遇到险峻处,错过一个马蹄之外,便是万丈悬崖;一趟走下来,往返需要15天。
这是一条怎样的邮路?
崎岖蜿蜒的山道上,邮车盘旋行驶,陡坡、险弯、碎石……尽管新时代的“马班邮路”仍旧充满艰险,但当年曾经天堑般难以逾越的险途已经被铺着柏油的公路碾平,原来半个月才能往返一趟的邮路被压缩至一天。
今昔交叠的“马班邮路”,从邮包到邮车,邮件种类越来越丰富,而传承下来的精神却没有丝毫改变。8月15日,采访组一行再次踏上这条连接山里山外、连接梦想与希望的邮路,为大山深处的学子送去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
坚守在山里的“石头”
大凉山深处,蒙蒙细雨飘洒至一处平房,浸润着一侧的花椒树林,林间穿过的微风拂过正在采摘花椒补贴家用的苗族姑娘张小清,而这丝丝凉爽却抚不平她心头的一片火热。数不清已是第几次,张小清又刷亮手机屏幕确认邮件信息,然后望向家门口公路的方向,盼望着属于她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再早一点送到家。
坐落在群山之间的凉山州木里县城
“群峰嵯峨,四时多寒,是为凉山。”张小清的家就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白碉乡的一个小山村。凉山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曾是我国最大的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木里县则是凉山州最大的一个县,面积相当于两个上海。连绵高山绊住了木里经济发展的脚步,从1953年建县,几十年里,木里县大部分乡镇不通公路和电话,“人背马驮”是山里老百姓出行的常态,我们熟知的邮递员王顺友,就是在这样一条曾经需要牵马步行翻越高山峡谷的“马班邮路”上,为当地群众搭起一座与外界沟通联系的桥梁。
“每年7月、8月,木里都是雨季,但我家老汉每次看到邮件中有录取通知书,不管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都得扎进山里头。他总说,这是娃儿们的前程,耽误不起。”王顺友的大儿子王银海如今也是木里邮政的一员,在他的记忆里,王顺友因为着急送高考录取通知书,受过许多伤。王顺友坚守在这条邮路上,为山里的孩子送去了一封又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包括张小清的叔叔,也曾从王顺友手中接到过这样改变命运的一件邮件。
现存于王顺友故居的歌词本
3年前王顺友去世后,他的旧屋经过翻新,如今存放着许多属于“马班邮路”的记忆。在王银海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这间屋子。在王顺友手写的歌词本上,记者看到了这样几句熟悉的歌词——“翻一坡来又一坡哟,山又高来路又险,不是那人民呀需要我,哪个喜欢天天走。”王银海小心翼翼地用手指摩挲着本子:“我们父子俩都不太会表达,我小时候虽然跟着他跑过几次邮路,但也没理解他为啥要一年到头跑在这条路上不回家。现在年纪大了,才越来越明白他坚持的到底是啥。其实就是山里的老百姓需要邮政、需要他,他放不下。”
木里县邮政分公司服务质量、网运中心负责人许刚已经参加工作34年,见证了当年木里县15条“马班邮路”的变化,他说:“王顺友就是在这大山里坚守的一块石头,而这样的石头,在大凉山还有很多。”
一块块坚守在大凉山的“石头”,垒起“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石,让更多“张小清”能够走出大山、反哺大山。踏上如今的新“马班邮路”,再送一封象征希望的录取通知书,一路上,记者感受到凝聚在这里的一股积极向上、脚踏实地、奋进前行的朝气,也看到了“马班邮路”精神在这里落地生根。
耸立在心里的“高山”
8月15日一大早,邮递员何勇装好一批邮件,踏上投递路。邮车上装着一件特殊的邮件——张小清的录取通知书。
邮车刚进山,就飘起了雨,雨水从山上带下枯枝碎石,不断冲击着原本平整的路面,两侧断裂的树木险险擦着车身,车轮不时轧到落石,颠簸剧烈时,只能靠拉到极限的安全带,将弹起的驾驶员扯回座位。
“现在条件好啊。”何勇的邮车上下左右颠簸摇晃,把他的声音都摇碎了,但记者透过何勇的表情,仍能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高兴。今年53岁的何勇,也曾是“马班邮路”的一员。“我家老王(王顺友)走了多久,我也走了多久。你看,那就是曾经的邮路。”顺着何勇的目光望去,远处草木葳蕤的山林间,一条蜿蜒小道像丝绦系在山腰若隐若现。
刚到木里时,采访组曾跟随何勇和王银海从王顺友故居出发,沉浸式体验了一段王顺友的“马班邮路”,曾经的邮路已被茂密的植被覆盖,但沿着那些深深浅浅的脚印,依然能找到路的踪迹。山路陡峭且泥泞,沿途青冈草的荆棘刺痛皮肤,记者仅走了2公里就气喘吁吁,但远处还有海拔4192米的查尔瓦梁子、水流湍急的雅砻江、悬崖边的“九十九道拐”需要穿越。
王顺友行走邮路时的亲密战友乡邮员何勇
“你们当年是怎么坚持下来的?”记者情不自禁脱口而出。何勇笑呵呵地回答道:“不想那么多,一步一步,脚踏实地走嘛。”
对于张小清来说,王顺友爷爷不仅是为她的叔叔送过录取通知书的邮递员,还是一位曾激励她成长的精神楷模。“积极乐观、脚踏实地”的“马班邮路”精神蕴含在她十几年的求学路中。
张小清一家6口人,家中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她在工地务工的爸爸,母亲在家照看牲畜,奶奶已年迈。她还有两位成绩优异的姐姐,都已考上大学,现在分别在成都和北京学习。
王银海、何勇送达通知书后,与张小清及其家人一起合影
家里条件艰苦,幺女张小清却是个活泼的姑娘。小时候,张小清和姐姐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羊,家门口的山脚下开来了修路的挖掘机。“山外面是什么?”那是她第一次萌生这样的好奇。来乡里支教的老师,带来了“山外面的世界”,张小清望着家门口逐渐修建成形的公路,“要考到山外面去”,她这样下定决心。不论严寒酷暑,上学的路从步行1小时到村小学,到坐客车3小时到县中学,进入高中后全力冲刺,终于,张小清成为村里今年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家门口的路修成了,张小清也迈出了走出大山的第一步。“以后要做一个对家乡有用的人。”她在心里许下了新的愿望,那就是学成归来建设家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条“马班邮路”,奋斗的征程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深山信使”王顺友“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3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在“马班邮路”的故事里,有人读到积极向上、心怀信念,有人读到脚踏实地、永不放弃,也有人读到以无私奉献在平凡中造就不凡。从何勇到张小清,旧时的“马班邮路”虽然已经被新路替代,但奋斗不止的精神却传承下来,并延展出更丰富的内涵,成为耸立在人们心中的精神“高山”,激励着更多奋斗者脚踏实地追寻美好生活。
踏在发展路上的“脚步”
经过3个多小时车程,邮车终于抵达张小清家,她激动地从何勇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谈起为家庭辛苦付出的爸爸妈妈,张小清的声音有些哽咽:“等我们都去上学了,妈妈一个人在家很孤单,我想趁现在多陪伴她一点。虽然爸爸在外面从事修路工作,没能第一时间看到通知书,但我希望他能保重身体,不要因为太忙让自己受伤。”张小清平复了一下情绪,还是忍不住看向身旁的妈妈,说了句:“我会一直爱着你们。”张小清的妈妈拉着女儿的手,红了眼眶。随着家里的3个孩子陆续考上大学,这个小家庭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张小清利用暑假采摘花椒赚钱,帮助家庭减轻生活负担
“就是这种时刻,特别有成就感,这说明老百姓需要我们。”干了一辈子投递员的何勇还是为这一动人的时刻久久心绪难平。这条“马班邮路”,何勇从牵着马走过到开着邮车跑过,送去的邮件也不只有邮包里的党报党刊、录取通知书、信件家书,还逐渐增加了各类电商包裹。
据木里县分公司总经理张健介绍,2017年,随着木里县三桷垭乡公路开通,凉山州结束了“马班邮路”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汽车邮路以及摩托车邮路。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木里县110个建制村全部通了硬化路,县、乡、村三级邮路投递实现全覆盖,县到乡邮件运输线路有7条,有9个乡镇邮件运输频次达到周五班。
由于白碉乡山高路远,目前每周按照三班的频次运送邮件,乡邮站负责人杨三告诉记者:“白碉乡人口也就几千人,但现在平均每班次都会送来100多件邮件,可见网购已经成了大家的生活必需。”而邮政服务无疑大大便利了山里百姓的生活。
通畅的邮路不仅送工业品下乡,也送农产品进城。在木里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木里山拾”品牌的负责人罗润林,他向记者一一介绍木里的特色农产品:“县里刚刚结束第二届松茸文化旅游季系列活动,除了松茸,我们这里的花椒、山核桃等许多农产品的质量都非常好。现在搭载着邮政寄递,我们也能把山里的好物运出去。”
投递返程的路上,下了一天的雨停了。天边片片彩霞,霞光洒在行驶的邮车上,也将邮路上的香格里拉湖染成动人的琥珀色。曾经“马班邮路”走过的重重高山,不再是大凉山经济发展的物理屏障,因为新的“马班邮路”,已经成为乡亲们的幸福路、致富路,成为中国邮政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生动注脚。沿着邮车行驶的方向望向远方,这片美丽土地上的百姓,正一步步踏上新时代的发展之路……(图由中国邮政报提供)